<delect id="lbxnx"></delect>

          <delect id="lbxnx"></delect>

              <form id="lbxnx"><dfn id="lbxnx"></dfn></form>

            <delect id="lbxnx"></delect>

            <cite id="lbxnx"><dfn id="lbxnx"><ins id="lbxnx"></ins></dfn></cite>

                <track id="lbxnx"></track>

                    <sub id="lbxnx"></sub><font id="lbxnx"><thead id="lbxnx"></thead></font>
                    <delect id="lbxnx"></delect>
                     
                    牛群管理SOP牛群管理標準
                    來源:通遼市家畜繁育指導站 | 作者:通遼市家畜繁育指導站 | 發布時間: 2016-03-30 | 31381 次瀏覽 | 分享到:

                    目的:

                        根據奶牛所需要營養與飼養管理特點不同,對牛群進行分群飼養,提高奶牛的最大生產潛能;

                    一、奶牛不同生理階段的劃分:

                    1、犢牛:指出生0-6月齡的奶牛,又分為:新生犢牛、哺乳犢牛和斷奶犢牛;(1)新生犢牛:出生后24小時以內的犢牛;(2)哺乳犢牛:指1日齡-60日齡的犢牛,犢牛一般哺乳60天;(3)斷奶犢牛:指出生后2-6月齡的犢牛;

                    2、育成牛:指7月齡-產犢時的奶牛,又可分為:小育成牛、大育成牛和青年牛;(1)小育成牛:指7月齡-12月齡的奶牛;(2)大育成牛:指13月齡-17月齡的奶牛;(3)青年牛:指18月齡-產犢的奶牛,此期奶牛為妊娠狀態;

                    3、成母牛:指分娩以后的奶牛,又分為:

                    1)新產牛:產犢至產后30天的奶牛;

                    2)泌乳盛期:指產犢后31-100天的奶牛;

                    3)泌乳中期:產后101-200天的奶牛;

                    4)泌乳后期:指產犢后201-干奶的奶牛;

                    5)干奶牛:指產前60-產前22天的奶牛;

                    6)圍產牛:產前21-產犢的奶牛;

                     4、奶牛的生長過程:

                    哺乳犢牛斷乳犢牛小育成牛大育成牛青年牛

                                       ↓

                                              初(新)產牛                  

                                                     ↗              ↘                      

                                           干奶牛            泌乳盛期(16-100天)

                                           ↖                                       ↙   

                          201-300天) 泌乳后期泌乳中期(101-200天)

                    二、奶牛分群的標準1、犢牛的分群標準:

                    1)新生犢牛、哺乳犢牛采用犢牛島飼養,一犢一島;(2)哺乳犢牛斷奶后15天內在犢牛島飼養,過渡期結束后,斷奶犢牛沒有問題的再轉入斷奶群中;(3)斷奶15天以后奶牛分群原則按照飼養月齡進行分群飼養,最好將斷奶犢牛20-30頭分成小群進行飼養;

                    二、奶牛分群的標準2、育成牛的分群標準:

                    育成牛的分群主要參考月齡、體高及體況進行分群,遵循月齡相近,體況相近,分在一群的原則,偏瘦?;蚱峙?蓡为毥M群,來調整體況,育存成牛欄較大的牛場,為方便工作,可組成配種牛群和妊娠牛群;青年牛還應考慮妊娠情況,可分為妊娠群與非妊娠群;

                    二、奶牛分群的標準3、成母牛的分群標準:

                    泌乳牛群主要考慮產奶量,同時適當考慮泌乳天數及奶牛體況;應盡量減少奶牛的轉群應激,確實不符合目前所在群營養的則必須轉群,泌乳牛轉群可以每月轉一次。

                    1)新產牛群:經產牛產后至泌乳30天,一胎牛產后至泌乳50天;如果能組成2個群,可分為經產母牛新產群和頭胎母牛新產群,應分配在離擠奶廳最近的舍區;(2)高產牛群:經產牛產后30天以上,一胎牛產后50天以上,奶量大于30公斤的泌乳牛;泌乳天數100天以內,而體況評分小于本群牛0.5分以上中、低產奶牛,應調至高產牛群;(3)中產牛群:經產牛產后30天以上,一胎牛產后50天以上,奶量大于20-30公斤的泌乳牛;泌乳天數100-200天,而體況評分小于本群牛0.5分以上的低產奶牛,可調至中產牛群(4)低產牛群:經產牛產后30天以上,一胎牛產后50天以上,奶量小于20公斤的泌乳牛;(5)即將干奶群:為方便工作,可將最近需要干奶的牛,分在一個群,不考慮奶量;(6)干奶牛群:正常干奶的(產前55-65天)奶牛集中飼養,應保證干奶牛有足夠的運動空間;非正常干奶牛,應與青年牛一起飼養,直至產前60天,再調至干奶牛群進行飼養;(7)圍產期牛群:經產牛為產前21-28天的奶牛,頭胎牛為產前30天的奶牛,直接從育成牛群調入圍產牛群;如果能分成兩個區,可將成母牛和頭胎牛獨立分群飼養,專人監護,及時轉入產房和新產牛舍;(8)有抗牛群:有抗牛治療過程中及治愈后應獨群飼養,最后上廳擠奶,過抗后再調至相應的牛群;

                    三、奶牛的轉群頻率

                    1、奶牛轉群:干奶牛每周進行一次(產前55-65天);

                    2、圍產牛每周轉一次(產前21-28天);

                    3、其他泌乳牛群每月調整一次;

                    4、育成牛群每月調整一次;

                    四、牛場之間牛群周轉管理標準

                    1、飼養部、獸醫部根據各場奶牛存欄及育成牛場預產情況,制訂月度牛群周轉計劃,并將牛群周轉計劃上報總裁,經總裁審核同意后,轉發繁育部、轉出轉入牛場、牧業車隊。

                    2、各轉出牛場根據牛群周轉將計劃于3日內將轉出牛血清送至牧業公司化驗室進行血清檢測,化驗室應在3天內給出血清檢驗結果,合格牛只方可進行周轉。

                    3、牧業車隊組織車輛按計劃周轉。

                    4、當運輸車輛到達轉出牛場后,應聽從牛場場長的指揮,嚴格執行牛場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防疫制度,做好車輛進場前的消毒工作。

                    5、轉出牛場應做好運輸車輛車廂墊料的鋪放工作及組織人員將奶牛裝車。每車的墊料厚度(應壓實后大于5公分)、拉載奶牛頭數(妊娠后期奶牛每車23頭,斷奶犢牛每車50頭)、分割欄的使用情況(每車應在車中間加一處分割欄)經場長委派專人檢查后,確保無安全隱患后,方可出場,并委派專人押車。如因以上提到的情況給公司造成損失,應由出牛場負責。

                    6、裝車后,轉出牛場資料員應認真核對牛號及裝載頭數,應隨車攜帶轉出奶牛檔案。轉出牛場應委派專人押車。

                    7、駕駛員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應按照規定的路線保持速度平穩,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尤其在轉彎時,應控制車速,以防對運輸奶牛造成危害。如遇緊急情況司機應按照押運人員的指揮,積極對奶牛進行施救。

                    8、運輸車輛到達轉入牛場應做好消毒工作方可進場,運輸車輛應聽從指揮,檢斤及卸牛。

                    9、轉出牛場奶牛體重應在轉入牛場進行稱重,轉入牛場應組織人員做好卸牛工作,對空車回皮后,計算出奶牛的平均體重。

                    10、轉入牛場資料員應根據奶牛檔案做好奶牛頭數及牛號的核對工作,獸醫、繁育、畜牧技術員等相關人員對運輸牛的疾病、妊娠、生長發育情況進行檢查,存在問題應及時與轉出牛場進行溝通,并通知飼養部。

                    11、轉入牛場應協助司機將運牛車上的墊料給與清除。

                    (二)牛群周轉標準及負激勵標準

                    1、哺乳犢牛:轉出牛場應及時哺喂足量、合格的初乳,應有犢牛血清蛋白檢測記錄,哺乳一周以上的健康犢牛。沒有血清檢測記錄:每次罰款200元;周轉一周以內的犢牛每頭罰款100元;2、斷奶犢牛:斷奶30天以上健康的犢牛。周轉斷奶30天以內的犢牛,每頭罰款100元;周轉疾病及無飼養價值的斷奶犢牛,經獸醫部鑒定后,每頭罰款100元;其淘汰頭數占轉出牛場的淘汰指標;3、妊娠青年牛:在產前2-3個月進行周轉。妊娠青年牛體重小于500公斤、過胖(大于4分)、過瘦(低于2.5分)的每頭牛罰款轉出牛場場長100元,非妊娠牛每頭罰款轉出牛場場長200元。因管理原因造成妊娠奶牛沒有周轉并在育成牛場產犢,每頭罰款200元;在周轉途中死亡的奶牛,應屬于轉出牛場的死亡數; 5、特殊時期、特殊情況由飼養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判斷,免除處罰。

                    一、犢牛的飼養與管理

                    1、犢牛下生后,馬上與母牛分離;2、清除黏液:犢牛產出后,用干凈的毛巾將犢牛鼻孔、口腔中的黏液擦凈,確保新生犢牛呼吸;若出現假死情況,應倒提起犢牛,拍打胸部和喉部,使喉部黏液從鼻孔排出,并立即將黏液擦干,以免吸入氣管;3、常規處理:將臍帶在距離腹部10厘米處剪斷,用5%碘酒浸泡,生后2天檢查臍帶是否感染;4、用毛巾將犢牛全身黏液擦干,去掉軟蹄;5、進行犢牛稱重、編號、打耳號;6、將犢牛母親號、分娩日期、公母、初生重、接產人、是否助產等信息填寫到《產房生產記錄表》中;7、將犢牛移至犢牛島中,在犢牛島標寫出生日期、停奶日期;

                    8、哺喂初乳:要求時間、數量、質量

                    1)出生后0.5-1小時內第一次哺喂初乳,首次灌服4升含70-100mg以上IgG的初乳,6小時候內,再飼喂2升含70-100mg以上IgG的初乳;如哺喂冷凍初乳,應使用水浴40-50℃加熱至38-39℃。2)初乳貯存要求:應存在在2升干凈的容器中;保存在冰箱冷凍中;應標識采集日期、母牛編號、測量質量;(3)犢牛出生后2-3天血清蛋白含量大于5.5/100毫升;

                    4)灌服初乳的方法:用手指按壓牙齦,沿著舌頭插入管道,引起犢牛的吞咽反應,將管子插入管道。如果插入的位置正確,能感覺到飼喂器存在被擴充的食道里,食道位于脖子的左側;如果感到飼喂管的末端有氣流,就是插到氣管里,應緩慢且溫和的將管子移出,然后重新插入;(5)飼喂器使用完后,應清洗干凈;

                    (一)新生犢牛的護理

                    (二)、哺乳期犢牛的飼養管理

                    1、哺乳量:哺乳期為60天,哺乳量410公斤。

                    2、喂乳次數:

                    每日3次,每次飼喂量相等,哺乳要做到定時、定溫、定量、定人、定質。

                    1)定時:根據牛場安排的時間分為早、中、晚進行哺乳;

                    2)定溫:哺乳奶溫應控制在38℃~39℃。奶溫過低是造成犢牛下痢的重要原因;奶溫過高,易因過渡刺激而發生口胃腸炎等或犢牛拒食。

                    3)定量:每天哺乳的奶量應按3次平均飼喂;可在奶桶的內壁畫上刻度線,精確每次喂奶量。

                    4)定人:飼喂哺乳犢牛的飼養員應固定;

                    5)定質:巴氏消毒溫度63℃,30分鐘;72℃,15秒;

                    6)熱奶方法:應從冷缸中取出牛奶,(牛奶擠出后,如不經冷藏,細菌滋生較快),使用蒸汽或其他加熱設備,進行巴氏消毒,裝奶器具在每次使用后,先用溫水洗凈,然后用70℃以上熱堿水清洗,倒放控干;

                    7)喂奶的順序,先喂日齡小的,再喂日齡大的,最后喂病犢牛;

                    3、開食料的飼喂

                    犢牛出生3天后,即可訓練采食精料。在犢牛島前安置采食桶,內放少量精料,讓犢牛自由采食。飼料應少添勤喂,保證新鮮,如果飼料桶中料潮濕或不想再喂犢牛,可以倒出喂給斷奶犢牛;如果開食料中有糞便,應將其倒掉;

                    4、        水的供給

                    犢牛出生3天后,應供給充足清潔、新鮮的飲水,自由飲水可以促進犢牛對開食料的采食量,斷奶過渡期應給牛飲水。但在寒冷的條件下,每天應在喂奶后1小時供給溫水。水桶應每天清洗,使用水桶中剩水清洗后倒掉,再加入充足的水;

                    5、當犢牛連續3天采食開食料1公斤以上即可斷奶。

                    6、哺乳期犢牛的管理

                    1)衛生

                    犢牛的培育,是一項比較細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與犢牛的生長發育、發病和死亡關系極大。對犢牛的環境、牛體以及用具衛生等,均有比較嚴密的管理措施,以確保犢牛的健康成長;

                    a喂奶用具(奶壺和奶桶),每次用后要嚴格進行清洗消毒。其程序為冷水沖洗堿性洗滌劑擦洗溫水漂洗干凈倒放控干;b開食料要少添勤喂,保證飼料新鮮、衛生,禁止出現發霉、變質情況;c哺乳犢牛在單獨的犢牛島內飼養,應保持犢牛島清潔、干燥、空氣流通。應每班次清除犢牛糞便及污染的墊草,鋪換干燥、清潔的墊草;墊草的壓實厚度應大于5公分;清理出的墊草不應堆在犢牛飼養區,應馬上清離;d夏季每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犢牛轉出犢牛島時應徹底清除墊草,并嚴格消毒,空置10天左右。

                    (2)、健康觀察

                    平時對犢牛進行仔細觀察,及早發現異常的犢牛,及時進行適當的處理,提高犢牛成活率。觀察的內容包括:

                    a觀察每頭犢牛的被毛和眼神;b觀察犢牛的食欲以及糞便情況(消化、球蟲);c注意是否有咳嗽或氣喘;d留意犢牛的體溫變化,正常犢牛體溫為38.5~39.2℃,當體溫高達40.5℃以上屬于異常;e檢查有無體內外寄生蟲;f每月通過體重測定和體尺測量檢查犢牛生長發育情況。

                    (3)、電動去角

                    1月齡左右,利用充分加熱的去角器處理角基,每個角基處理5~10秒。

                    (三)斷奶犢牛的飼養管理

                    1、斷奶犢牛的飼養

                    1)犢牛斷奶后,先在犢牛島內過渡2周,不再喂奶,應喂水,開食料及苜蓿干草隨意采食;(2)從犢牛島轉出后,根據日齡和體重相近的原則分群飼養,每群20-30頭。(32-3月齡:可在喂食通道一邊撒上顆粒料,一邊放有苜蓿干草,斷奶犢牛自由采食;(44-6月齡:根據犢牛粉料的配方,制作TMR日糧飼喂;

                    目前配方:犢牛粉料3公斤、苜蓿干草2公斤、水3公斤;

                    2、斷奶犢牛的管理

                    1)每班次及時清除斷奶犢牛區的糞污和臟的墊草,更換干燥、清潔的墊草,墊草壓實厚度大于5公分,保證牛舍衛生的清潔。

                    2)觀察牛群,包括犢牛的食欲、糞便、疾病等異常情況,發現病犢,及時從牛群中隔離。

                    3)檢查飼草、飼料、水的供應情況,及時將剩料清除。

                    4)根據氣溫的變化,掌握每日運動時間,加強運動,可增進犢牛的體質健康。

                    5)每月通過體重測定和體尺測量檢查犢牛生長發育情況。

                    二、育成牛的飼養與管理

                    1、育成牛飼養期間目標:

                    1)育成牛日增重:大于800/日;(2)淘汰率:小于5%;

                    3)產犢月齡:最好在23-24月齡;產犢時體重大于590公斤;(4)配種月齡:應在14-15月齡,配種時體重大于380公斤,體高大于127厘米;(5)犢牛初生重:應在40-45公斤;2、育成牛期間管理重點:

                    1)育成牛期間應健康快速生長,每月給育成牛稱一次體重并記錄,并根據體況評分標準流程做體況評分,并記錄;(2)保持育成牛舍的衛生及舒適度;

                    (一)7-12月齡小育成牛的飼養與管理

                    1、此期是性成熟時期,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發育很快,體軀向高急劇生長,前胃相應發達,容積擴大一倍左右,因此在飼養上需要供應充足的營養物質,日糧要有一定的容積以刺激前胃的發育,日糧以青粗飼料為主;日料配方:7-9月齡精料3公斤、苜蓿草1公斤、羊草1公斤、青貯5公斤;10-13月齡精料3.5公斤、羊草2.1公斤、青貯8公斤;

                    2、此期是生長發育最旺盛階段,應盡早達到配種時間,平均日增重應為700-800克;

                    3、此期體況評分為2.5-3分;

                    (二)13-17月齡小育成牛的飼養與管理

                    1、此期消化器官發育接近成母牛,日糧以青粗飼料為主;日糧配方:12-13月齡:精料3.5公斤、羊草2.1公斤、青貯8公斤;14-17月齡:精料4公斤、羊草4.5公斤、青貯12公斤;

                    2、此期母牛應為中等膘情(3-3.5分),外形清秀,肋部可隱約看到最后3根肋骨的輪廓,日增重800-900克;

                    3、13-14月齡參加配種,要求體重380公斤,體高為127厘米,配種時體況評分3.0分;

                    (三)18月齡至產前1個月

                    1、懷孕后可將生長速度調整為日增重800-900克,頭胎牛分娩前體重大于590公斤,體高大于138厘米;

                    2、犢牛初生重應控制在40-45公斤;

                    3、當育成牛懷孕至分娩前3個月,由于胚胎的迅速發育以及育成牛自身的生長,如果這一階段營養不足,將影響育成牛的體格及胚胎的發育,但營養過于豐富,將導致過肥,引起難產、產后綜合癥等;日糧配方:精料4公斤、羊草5公斤、青貯17.5公斤;

                    4、在產前30天,應將妊娠的青年牛移至一個清潔、干燥圍產群飼養,存欄較多的牛場,可單獨組群飼養圍產期青年牛,以適應產后高精料日糧。

                    5、青年母牛產犢時,體況評分不宜超過3.5分:

                    三、成母牛的飼養與管理

                    (一)新產牛(圍產后期)飼養與管理三、成母牛的飼養與管理

                    目標:增加干物質采食量,減少產后疾病,頭胎牛日泌乳高于25公斤;經產牛日泌乳高于30公斤;胎衣不下小于5%;產后癱小于5%;真胃移位小于1.5%;酮病小于2%;

                    1、有產犢癥狀的牛必須立即轉到產房,有產犢癥狀指奶牛露胎膜或破羊水。產房必須有水、有料、干凈、干燥、舒適且有專人看管接產;

                    2、奶牛分娩后體力消耗極大,分娩后應與犢牛馬上分開,安靜休息,灌服營養補液或飲溫麥麩紅糖水20升(麥麩2斤、紅糖1斤、鹽200克、溫水20升,水溫40℃);

                    3、恢復體力,促進胎衣排出,可直接注射縮宮素促進胎衣排出。胎兒產出5-6小時胎衣應該排出,應仔細觀察完整情況,如胎兒產后12小時胎衣尚未排出應有獸醫處理,胎衣排除后,應馬上清除,防止奶牛吞食;

                    4、新產牛擠完初乳,胎衣排出后轉入新產群中;

                    5、采用新產牛TMR日糧配方:精料9公斤、苜蓿4公斤、濕啤酒糟4.5公斤、全棉籽2公斤、甜菜粕2公斤、玉米青貯12.5公斤;

                    6、產房必須要保持潔凈,其墊料要勤更換,保持產房干凈、松軟,墊料應保證壓實后5公分厚。

                    (二)成母牛的飼養與管理、泌乳盛期奶牛飼養管理三

                    目標:頭胎牛日泌乳大于35公斤;經產牛日泌乳大于45公斤;體況評分大于2.5;

                    1、盡快使母?;謴拖瘷C能和食欲,千方百計提高采食量,降低能量負平衡;泌乳盛期奶牛一般使用高產牛配方:精料12.5公斤、苜蓿5.2公斤、濕啤酒糟5公斤、全棉籽1.1公斤、甜菜粕1.2公斤、玉米青貯20公斤;

                    2、利用軟件應每天有觀察奶量變化情況。

                    3、在飼養上觀察體況、奶量、糞便。

                    4、奶牛行為觀察:反芻時間、胃的飽滿程度、肢蹄病。

                    (三)泌乳中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目標:減緩奶量下降的速度,恢復體況

                    泌乳中期奶牛一般使用中產牛日糧配方:精料10公斤、苜蓿2.5公斤、羊草2.5公斤、濕啤酒糟2.5公斤、甜菜粕0.5公斤、玉米青貯22公斤;

                    (四)泌乳后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目標:調整體況,準備干奶;1、調整奶牛體況,不足3.5分調整至3.5分,多余3.5分也爭取調整至3.5分;2、泌乳后期日糧配方:精料6公斤、羊草5.5公斤、青貯24公斤;

                    (五)干奶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1、泌乳牛停止擠奶至臨產前的一段時間,一般產前60-產前21天。

                    2、干奶方法

                    A、干奶前10天進行隱性乳房炎檢測,CMT托盤法,對于呈強陽性,治療轉陰后干奶。B、預定干奶日,不論奶量多少,認真按摩乳房,將奶擠凈,然后乳區注入具有長效抗生素的干奶藥膏。C、轉入干奶牛群,干奶后10天內,專職獸醫每天觀察有無乳房炎,一般剛開始乳房充漲,可進行藥浴,5-7天,乳房內積奶被吸收,乳房陸續松軟,像布袋狀,停奶工作結束。

                    3、干奶期飼養目標:

                    1)、胎兒生長發育40-45公斤;(2)、母牛良好體況3-3.5分;(3)、避免產后代謝疾病,提前控制乳房炎、真胃移位、胎衣不下、酮病、乳房水腫、奶牛倒地綜合癥。

                    4、干奶期飼養

                    日糧干物質在奶牛體重2%左右,650公斤*2%=13公斤,干奶期日糧配方:精料3.5公斤,羊草5.5公斤,青貯19公斤。

                    (六)圍產期飼養與管理
                    目標:提高干物質采食量,預防產后營養代謝疾??;

                    1、該期奶牛狀態:奶牛從干奶轉為產犢、泌乳,經受生理上的極大刺激,主要表現食欲減退,對患病易感。容易出現消化、代謝紊亂,如酮病、產后癱瘓、真胃移位、胎衣不下、奶牛肥胖綜合癥等。新感染的乳房炎40-50%發生在干奶第一周及圍產期??刹扇〈胧寒a前產后藥浴。

                    2、奶牛表現:干物質采食量顯著降低,產前食欲降低20-40%。

                    增大日糧營養濃度,保證奶牛的營養需要,使用圍產期日糧配方。奶牛轉入產房進行飼養管理,產房先用2%火堿消毒,鋪上干凈的墊草。出現臨產癥狀進入產間,做好接產準備。

                    臨產癥狀:精神不安、停止采食、起臥不定、后軀擺動、頻回頭、頻排糞尿、鳴叫。

                    準備物品:消毒液(0.1%高錳酸鉀)、毛巾、產科繩、助產器。

                    接產過程:

                    胎兒進入產道,在外陰部見到胎膜后,帶長臂手套進行消毒,包括奶牛后驅及生殖道外部,檢查胎位及產道開張情況。如一切正常,不必助產,盡量讓其自然分娩。如胎位不正,先將胎兒推回子宮,校正為正常胎位。

                    在見到胎膜和前肢后1-2小時內應觀察母牛的努責情況,決定是否助產。遇到異常情況如難產應有獸醫處理。助產方向斜下方,切忌生拉硬拽,損壞產道。

                    如胎兒產出后仍進行努責,則有雙胎的可能,也要做好子宮脫或陰道脫的準備。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